北京当局日前表示,中国向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急需的医疗物资。本次节目来谈谈“全球抢购黑市猖獗 中国医疗用品供应链陷入混乱”这个话题。
尽管中国制造的医用口罩与病毒检测试剂销往国外时,被曝质量不合格的事件频频发生,最新一起投诉口罩案发生在加拿大,4月24日,法新社援引加拿大公卫部门的话称,中国发往加拿大约100万个N95口罩不符合该国规定的质量标准。
而中国政府迫于国际投诉不断,从3月底开始加强监管措施,不料造成了出口延迟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能够完全自主生产之前与逐渐解封之际,西方疫情大国不得不先从中国进口医疗物资,纷纷抢单以解燃眉之急。于是,中国政府4月26日又再出台新规,宣布符合外国买家所在国标准的国内医疗设备生产商可通过一个行业协会申请出口许可,来缓解抗疫医疗物资出口延迟问题。
据悉在这项新规出台之前,美国和其他国际买家就其急需的物资滞留在中国表达了强烈抗议。
然而,更值得你我注意的是,为获得呼吸器、口罩以及其他防护装备,外国政府、医院、企业及其中间商纷纷派人来华,中国医疗用品的供应链,现在变得十分混乱。
中国医疗用品市场混乱 华尔街日报记者访查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4月27日由Liza Lin和Eva Xiao署名的调查报道说,这些人有时会在深夜时分紧急考察中国口罩工厂,为了购买呼吸器,仓促之间就得要电汇数以百万计的美元。中间商还潜伏在上海一家工厂外,那里供应来源不明的口罩。
面对蜂拥而至的潜在买家,中国工厂利用了这种有利形势,除指定购买条件并要求预付全款。买家这边,则必须迅速审核新涌现的供货商,有时是在世界的另一端通过影片来进行。
迫切需求医疗物资下 几无选择余地
这篇报道指出,中国目前是个人防护装备(PPE)的主要生产国,上述混乱局面突显出,在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之际,确诊病例与死亡人数双双居全球首位的美国和其他买家迫切希望获得医疗物资。
美国匹兹堡大学医疗中心(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Medical Center)的中国业务负责人伯恩斯坦(Jeffrey Bernstein)对报道作记者说:“在这种环境下,关键是尽可能的得到想要的物资。”他形容“这非常像西部蛮荒的状态。”
买家和卖家两头也都称,几乎没有选择余地,买家现在购买几乎所有东西都需要预先付款,中国制造商在签订契约时要求高达50%的预付款,以及在交货前付清另外50%货款。
这篇报道接着披露,在炙手可热的呼吸器市场,一些型号的价格可能超过5万美元,一家西方医疗机构甚至还没看到产品就被商家要求电汇四成定金。据知情人士爆料,另一位潜在买家是美国的一个州,该州被要求先支付人民币10万元的定金,然后才能拿到一家工厂的地址,卖方称该工厂内有等待检查的呼吸器设备。
正常情况下,机构买家会先进行全方位的审核,并在收到货物后大约一个月后向供货商付款。但在当前的卫生危机下,许多买家被迫在常规标准和迅速行动的必要性之间做出权衡。
报道又说,美国的州政府已经习惯了耗时数月的竞标过程,但面对中国不透明、复杂且快速变化的供应链网络,这些州政府也不得不接受现实。
好比伊利诺伊州副州长米契尔(Christian Mitchell)说:“跟你打交道的往往是中间商,或者一层套一层的多家空壳公司。”他负责该州政府的采购工作,已批准了从中国采购超过1,000万件PPE的订单。他承认:“你得接受正常情况下不会用纳税人的钱去冒的风险。”
据《华尔街日报》披露,为了抢到至关重要的口罩,美国联邦政府已经以高价与未经核查的供货商签订了1.1亿美元的订单。
为美国州政府从中国采购PPE提供咨询的顾问伊凡斯(John Evans)举例说,先前从一家潜在供货商收到一份似乎是官方颁发的证书。该证书显示发证单位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简称FDA),结果发现是伪造的。在另一个案例中,中国供货商提供了一些仓库地址,称里面装满了可供出售的口罩。经进一步核查,仓库实际上是空的。
与此同时,来自私营部门的买家也得另显神通。《华尔街日报》写道,过去一个月里,伯恩斯坦所领导的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的中国业务小组成员实际上变成了紧急采购代理,帮助该医疗中心位于意大利南部城市巴勒莫的机构以及西西里地区政府部门采购医疗产品;这些地方对医疗产品的需求极为迫切。
伯恩斯坦的团队通过视讯连线查看中国供货商的工厂。为了在某个周日的深夜敲定一份紧急口罩订单,他手下的工作人员联系了有合作关系的一家中国医院。后者很快在晚上10点左右派了一位医生赶到工厂并发回了一段影片,影片中,他本人戴着令人称羡的中国版N95口罩,竖起了两个大拇指。
采购在庞大无序的黑市中举步艰难
《华尔街日报》这篇报道进一步指出,庞大且无序的黑市令采购过程愈发复杂。
4月早些时候,大胜卫生用品制造有限公司(Dasheng Health Products Manufacturing)上海一家工厂的销售人员告诉潜在客户,他们要到10月份才能供应口罩。一家中间商称该公司遵行高端产品质量标准,可以说是口罩中的"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
即便如此,《华尔街日报》记者在4月的一个下午走访了这家工厂,发现附近一条绿树成荫的小街上熙熙攘攘,有几十个人在卖口罩,生意很好,他们说这些口罩来自大胜的生产线。
两名男子声称,他们通过工厂内部的关系拿到了500万个口罩的配额,并以每个口罩人民币18.50元(约合2.62美元)的价格转售。他们每个口罩赚人民币2元。对此《华尔街日报》记者无法联系到大胜置评。
PPE如何发货送货也面临障碍
这篇报道也提出了另一个挑战:即拿到这些产品并不能确保产品能够运抵太平洋彼岸。美中在监管层面上的障碍,都让这些产品的出口面临重重困难。早些时候,中国出口到一些欧洲国家的个人防护装备遭质量投诉,随后中国出台了更严格的海关规定。
不仅如此,航空货运载量的降低也带来阻碍。中国3月开始调减外国航空公司航班,每周至中国的运营航班不得超过一班,这大大削弱了采用客机腹舱带货方式所能空运货物的数量。
美国联合包裹服务公司(United Parcel Service Inc., UPS)已经开始将客户从中国的发运量从3月份每天1,000公斤限制至50公斤。一家替美国客户采购中国制N95口罩的贸易商表示,规则收紧意味着他每天只能发运大约3,000个口罩,如果多发运,费用就要高得多。联合包裹服务的一名发言人称,该公司不方便透露具体客户的具体定价。
散货货运价格也大幅上涨。根据全球物流机构ClearFreight,从中国到美国的空运费已经从1月份的大约3美元/公斤上涨到4月最后一周的17美元/公斤左右。
关键医疗供应过于依赖中国 西方汲取教训
不得不说,这场针对PPE的抢购突显了西方在关键医疗供应方面对中国的依赖。
麻萨诸塞州米尔福德市地方政府委员会主席布克雷(William Buckley)对《华尔街日报》表示:“美国人正从过度依赖中国的危机中吸取教训”。该委员会上个月曾向一家中国供货商订购了3万件防护服,布克雷称,这家供货商几天后就取消了这批订单的发货。
他说:“希望会有反思的一天······而且(我们)得重新调整供应链”;他更语重心长底表示:“这是每个国家都应该做的。”